查杀病毒木马的正确步骤是什么?高手进!
1.进入安全模式
在计算机启动时,按F8键,会出现系统启动菜单,从中可选择进入安全模式。
2.将计算机与网络断开,防止黑客通过网络继续对你进行攻击。
3.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包括隐含文件和系统保护文件)
4.禁用系统还原
右键“我的电脑”→系统属性→“在所有驱动器上关闭系统还原”前打上勾→应用(释放硬盘空间、该空间有可能受到病毒攻击)
5.删除病毒/木马程序的自启动项
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开始→运行→输入:regedit→确定
查找自启动项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文件夹下的三个子件夹
Run
RunOnce
Runservices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文件夹下的三个子件夹:
Run
RunOnce
打开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开始→运行→输入:msconfig→确定
(如果Windows2000无此文件,可运行共享文件夹中的msconfig.exe) Fom)
检查:win.ini、system.ini启动配置文件中的加载项
win.ini的[windows]字段中
run=
load=
一般情况下“=”后面是空白的,如果有后跟程序,如:
run=c:\windows\file.exe
load=c:\windows\file.exe
其中的file.exe很可能是病毒
system.ini的[boot]字段中
shell= explorer.exe file.exe
一般情况下“explorer.exe”后面是空白的,如果有后跟程序,如:
shell= explorer.exe file.exe
其中的file.exe很可能是病毒 4 )
system.ini的[386Enh]、[mic]、[drivers]、[drivers32]字段中
driver=“路径\程序名”
检查其它启动配置文件、初始化文件、系统配置文件中的加载项:
winint.ini:多用于安装
winstart.bat:由应用程序、Windows自动生成、Win.com加截多数驱动程序后产生,与Autoexec.bat功能相同。
autoexec.bat(一般为隐含属性,掌握对隐含属性文件的搜索)
config.sys(同上)
检查启动组:开始→程序→启动,其中的启动项内容。
对应注册表中的位置: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 Folders Startup
人工查杀步骤:先杀进程、再删除病毒文件、最后修复注册表。 j'fP#d%2T1注册表或进程表中发现了病毒,先在进程表中杀进程
打开任务管理器,找到病毒程序的进程,终止运行。
如果不能终止,可运行其它监视进程的工具软件进行终止。
如果仍然不能终止只能重启后进入安全模式,并断开与网络的连接。
在DOS窗口中删除病毒文件,也可在资源管理器中删除,但病毒可能会自行恢复。
重启后回到注册表搜索、删除全部病毒的残余信息,尤其是启动项中的信息。
简述木马攻击的步骤。
抓你系统或软件漏洞入你电脑,偷读你信息,发给别人。
1. 配置木马
一般来说一个设计成熟的木马都有木马配置程序,从具体的配置内容看,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两方面功能:
(1)木马伪装:木马配置程序为了在服务端尽可能好的隐藏木马,会采用多种伪装手段,如修改图标、捆绑文件、定制端口、自我销毁等等。
(2)信息反馈:木马配置程序将就信息反馈的方式或地址进行设置,如设置信息反馈的邮件地址、IRC号、ICQ号等。
2. 传播木马
(1)传播方式
木马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E-MAIL,控制端将木马程序以附件的形式夹在邮件中发送出去,收信人只要打开附件系统就会感染木马;另一种是软件下载,一些非正规的网站以提供软件下载为名义,将木马捆绑在软件安装程序上,下载后,只要一运行这些程序,木马就会自动安装。
(2)伪装方式
鉴于木马的危害性,很多人对木马知识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对木马的传播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是木马设计者所不愿见到的。因此他们开发了多种功能来伪装木马,以达到降低用户警觉,欺骗用户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①.修改图标
也许你会在E-MAIL的附件中看到一个很平常的文本图标,但是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也有可能是个木马程序,现在已经有木马可以将木马服务端程序的图标改成HTML、TXT、ZIP等各种文件的图标,这有相当大的迷惑性,但是目前提供这种功能的木马还不多见,并且这种伪装也不是无懈可击的,所以不必整天提心吊胆、疑神疑鬼的。
②.捆绑文件
这种伪装手段是将木马捆绑到一个安装程序上,当安装程序运行时,木马在用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偷偷的进入了系统。至于被捆绑的文件一般是可执行文件,即EXE、COM一类的文件。
③.出错显示
有一定木马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打开一个文件,没有任何反应,这很可能就是个木马程序,木马的设计者也意识到了这个缺陷,所以已经有木马提供了一个叫做出错显示的功能。当服务端用户打开木马程序时,会弹出一个错误提示框——这当然是假的,错误内容可自由定义,大多会定制成一些诸如“文件已破坏,无法打开的!”之类的信息,当服务端用户信以为真时,木马却悄悄侵入了系统。
④.定制端口
很多老式的木马端口都是固定的,这给判断是否感染了木马带来了方便,只要查一下特定的端口就知道感染了什么木马,所以现在很多新式的木马都加入了定制端口的功能,控制端用户可以在1024——65535之间任选一个端口作为木马端口。一般不选1024以下的端口,这样就给判断所感染木马类型带来了麻烦。
⑤.自我销毁
这项功能是为了弥补木马的一个缺陷。我们知道当服务端用户打开含有木马的文件后,木马会将自己拷贝到WINDOWS的系统文件的C:\WINDOWS或C:\WINDOWS\SYSTEM目录下,一般来说原木马文件和系统文件夹中的木马文件的大小是一样的,捆绑文件的木马除外。那么中了木马的朋友只要在近来收到的信件和下载的软件中找到原木马文件,然后根据原木马的大小去系统文件夹找相同大小的文件, 判断一下哪个是木马就行了。而木马的自我销毁功能是指安装完木马后,原木马文件将自动销毁,这样服务端用户就很难找到木马的来源,在没有查杀木马的工具帮助下,就很难删除木马了。
⑥.木马更名
安装到系统文件夹中的木马的文件名一般是固定的,那么只要根据一些查杀木马的文章,按图索骥在系统文件夹查找特定的文件,就可以断定中了什么木马。所以现在有很多木马都允许控 制端用户自由定制安装后的木马文件名,这样很难判断所感染的木马类型了。
3.运行木马
服务端用户运行木马或捆绑木马的程序后,木马就会自动进行安装。首先将自身拷贝到WINDOWS的系统文件夹中C:\WINDOWS或C:\WINDOWS\SYSTEM目录下。然后在注册表、启动组、非启动组中设置好木马的触发条件,这样木马的安装就完成了。安装后就可以启动木马了。
由触发条件激活木马
触发条件是指启动木马的条件,大致出现在下面八个地方:
①注册表
打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下的五个以Run和RunServices主键,在其中寻找可能是启动木马的键值。
②WIN.INI
C:\WINDOWS目录下有一个配置文件win.ini,用文本方式打开,在windows字段中有启动命令load=和run=,在一般情况下是空白的,如果有启动程序,可能是木马。
③SYSTEM.INI
C:\WINDOWS目录下有个配置文件system.ini,用文本方式打开,在386Enh、mic、drivers32中有命令行,在其中寻找木马的启动命令。
④Autoexec.bat和Config.sys
在C盘根目录下的这两个文件也可以启动木马。但这种加载方式一般都需要控制端用户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后,将已添加木马启动命令的同名文件上传到服务端覆盖这两个文件才行。
⑤*.INI
即应用程序的启动配置文件,控制端利用这些文件能启动程序的特点,将制作好的带有木马启动命令的同名文件上传到服务端覆盖这同名文件,这样就可以达到启动木马的目的了。
⑥注册表
打开HKEY_CLASSES_ROOT\文件类型\shell\open\command主键,查看其键值。举个例子,国产木马“冰河”就是修改HKEY_CLASSES_ROOT\txtfile\shell\open\command下的键值,将“C:\WINDOWS \NOTEPAD.EXE %1”改为“C:\WINDOWS\SYSTEM\SYSEXPLR.EXE %1”,这时你双击一个TXT文件后,原本应用NOTEPAD打开文件的,现在却变成启动木马程序了。还要说明的是不光是TXT文件,通过修改HTML、EXE、ZIP等文件的启动命令的键值都可以启动木马,不同之处只在于“文件类型”这个主键的差别,TXT是txtfile,ZIP是WINZIP,大家可以试着去找一下。
⑦捆绑文件
实现这种触发条件首先要控制端和服务端通过木马建立连接,然后控制端用户用工具软件将木马文件和某一应用程序捆绑在一起,然后上传到服务端覆盖原文件,这样即使木马被删除了,只要运行捆绑了木马的应用程序,木马又会被安装上去了。
⑧启动菜单
在“开始—程序—启动”选项下也可能有木马的触发条件。
木马程序和病毒的攻击原理是什么?
木马原理
特洛伊木马属于客户/服务模式。它分为两大部分,即客户端和服务端。其原理是一台主机提供服务(服务器),另一台主机接受服务(客户机),作为服务器的主机一般会打开一个默认的端口进行监听。如果有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这一端口提出连接请求,服务器上的相应程序就会自动运行,来应答客户机的请求。这个程序被称为守护进程。以大名鼎鼎的木马冰河为例,被控制端可视为一台服务器,控制端则是一台客户机,服务端程序G_Server.exe是守护进程,G_Client.exe是客户端应用程序。
为进一步了解木马,我们来看看它们的隐藏方式,木马隐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任务栏里隐藏
这是最基本的。如果在windows的任务来历出现一个莫名其妙的图标,傻子都会明白怎么回事。在VB中,只要把form的Viseble属性设置为False,ShowInTaskBar设为False程序就不会出现在任务栏里了。
2.)在任务管理器里隐藏
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按下ctrl+alt+del时出现的任务管理器。如果你按下ctrl+alt+del后可以看见一个木马程序在运行,那么这肯定不是什么好的木马。所以,木马千方百计的伪装自己,使自己不出现在任务管理器里。木马发现把自己设为“系统服务”就可以轻松的骗过去。因此希望通过按ctrl+alt+del发现木马是不大现实的。
3.)端口
一台机器由65536个端口,你会注意这么多端口么?而木马就很注意你的端口。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不难发现,大多数木马使用的端口在1024以上,而且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当然也有占用1024以下端口的木马。但这些端口是常用端口,占用这些端口可能会造成系统不正常。这样的话,木马就会很容易暴露。也许你知道一些木马占用的端口,你或许会经常扫描这些端口,但现在的木马都提供端口修改功能,你有时间扫描65536个端口么?
4.)木马的加载方式隐蔽
木马加载的方式可以说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但殊途同归,都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使你运行木马的服务端程序。如果木马不加任何伪装。就告诉你这是木马,你会运行它才怪呢。而随着网站互动化进程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成为木马的传播介质,JavaScript、VBScript、ActiveX、XLM……..几乎www每一个新功能都会导致木马的快速进化。
5.)木马的命名
木马服务端程序的命名也有很大的学问。如果你不做任何修改的话,就使用原来的名字。谁不知道这是个木马程序呢?所以木马的命名也是千奇百怪。不过大多是改为和系统文件名差不多的名字,如果你对系统文件不够了解,那可就危险了。例如有的木马把名字改为window.exe,如果不告诉你这是木马的话,你敢删除么?还有的就是更改一些后缀名,比如把dll改为dl等,你不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么?
6.)最新隐身技术
目前,除了以上所常用的隐身技术,又出现了一种更新、更隐蔽的方法。那就是修改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或修改动态连接库(DLL)。这种方法与一般方法不同,它基本上摆脱了原有的木马模式—监听端口,而采用替代系统功能的方法(改写vxd或DLL文件),木马会将修改后的DLL替换系统已知的DLL,并对所有的函数调用进行过滤。对于常用的调用,使用函数转发器直接转发给被替换的系统DLL,对于一些事先约定好的特种情况,DLL会执行一些相应的操作。实际上这样的木马多只是使用DLL进行监听,一旦发现控制端的连接请求就激活自身,绑在一个进程上进行正常的木马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没有增加新的文件,不需要打开新的端口,没有新的进程,使用常规的方法监测不到它,在正常运行时木马几乎没有任何症状,而一旦木马的控制端向被控制端发出特定的信息后,隐藏的程序就立即开始运作。。
楼主电脑中木马病毒的时候不要着急,
建议楼主下载安装腾讯电脑管家来进行杀毒,
重启电脑按F8进入安全模式--打开腾讯电脑管家--杀毒--全盘扫描--完成后打开工具箱--顽固木马克星--深化扫描--完成重启电脑就可以了,
希望这样能够帮到楼主,
一般的系统攻击有哪些步骤?各步骤主要完成扫描工作?
第一,就是用软件扫描IP段,确定那些计算机有漏洞(果如是已知IP,直接扫描他的漏洞就行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抓肉鸡”第二,就是利用“肉鸡”漏洞,PING入。当然有防火墙的,你的想办法绕过防火墙,窃取权限,关闭或卸载妨碍的软件。第三,进入系统,释放病毒或删除系统自身文件。(当然要是服务器的话,攻击一般有2种。一,就是盗取服务器最高权限,二,就是利用数据包对服务器进行攻击,让服务器死机,或重启)
冰河木马的攻击步骤, 简要回答
木马问题,我一般是找360云查杀木马帮忙的,这个功能没得说的,屡试屡爽,木马从没攻击过我的电脑,很感谢360这三年的相伴。当今木马恒生,有的木马强过病毒,找个可靠的木马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推荐你数亿用户都在使的360卫士,去官方下载,值得尝试
利用木马病毒获利的过程步骤
按照窃取用户的信息一般分为四种:(远程操作除外)一.记录键盘动作二.截图三.对指定程序四.指定数据以上统一的解决方法是杀毒软件,下面再次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单独的解决方法并且从浅到深。
1、记录键盘操作:通过对键盘的监控并且记录用户输入的信息,然后发给指定的计算机。解决方法:加密及其虚拟键盘
2、截图:在运行指定程序后,该种木马会在你做每一个操作的时候进行截屏,然后发给指定的计算机。解决方法:虚拟键盘,防火墙
3、指定程序:该木马在你运行它指定的程序时自动运行或者搜索该机器是否包含指定程序,一旦运行或者搜索有改程序,并将相关信息发送大指定计算机。解决方法:注意运行程序后产生的异常,网络流量4.指定数据:木马只对特定的数据进行盗取解决方法:系统分析还有很多,我只是对“如何窃取用户信息”做了一个简单的解释。指定的计算机:数据服务器,指定邮箱... 卡巴斯基Eric
木马病毒----谁知道?
所谓的木马程式 先从名字来看 木马 取自希腊神话 特洛伊木马屠城纪 是说敌人留一只木马 而你又傻傻的把他弄进城里 杀你全家
木马程式跟木马屠城很像 都是你自己把木马(病毒)迎进家门口的 但是木马程式的种类很多 最常用的就是一些腥煽色的东西 所以来路不明的东西不要下载 在来是 木马有分很多种 最基本的是测录你的纪录 最强的是远端遥控 木马应该不算病毒 他不太会造成你系统毁损 但是你的资料会不保 资源会被占用 等等后果 而且木马程式用一般的扫毒软体无法扫掉( 诺顿 趋势)而是要另外去查询方法 用手动的方法去扫掉 大概就是这样吧
PWSteal.Lemir.Gen 是对一类游戏盗密木马的统称,与一般的木马病毒不同的是这个名称并不代表著一个固定的木马,而是一类木马,并且这类木马的数目极其繁多,清除方法也各不相同。 以前我们曾经撰写过一篇《手工彻底清除 PWSteal.Lemir.Gen(SysModule32.DLL,SysModule64.DLL) 木马的方法》 的文章,用来介绍清除一个档案是 SysModule32.DLL、SysModule64.DLL 的 PWSteal.Lemir.Gen 木马,但由於许多朋友没有留意到文章前面的提示,以为 PWSteal.Lemir.Gen 指的都是同一个木马,使用这个方法应该是可以的,结果按照指示反覆操作也无法成功,非常失望。
一般的,当您遇到这种木马时可以先尝试用自己的防毒软体来清除它,但如果防毒软体在发现这种木马后却无法成功清除掉它,总是报告清除失败或隔离失败,那该怎麼办呢?
费尔托斯特安全是一款可以清除木马和病毒的软体,它可以清除大量的 PWSteal.Lemir.Gen 木马,如果您有它的正式版可以在升级到最新病毒码后尝试用它扫瞄清除,但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一下:由於这类木马新变种层出不穷,所以不能保证费尔托斯特安全能够识别出目前所有的或者您遇到的。 那麼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有的,下方就介绍一个借助免费工具「费尔木马强力清除助手」来清除这种顽固性 PWSteal.Lemir.Gen 木马的方法:
使用这个方法前必须要先知道这个木马的档案名是什麼。防毒软体在发现木马后一般都会报告它的完整档案名,您需要先准确的记录下这个档案名。比如:如果防毒软体提示 C:\Windows\hello.dll 是 PWSteal.Lemir.Gen 木马,则记下 C:\Windows\hello.dll 这个名子。这里需要注意档案名一定要记准确,因为有许多木马会把自己的档案名故意伪装成和正常的档案名很接近,比如 svch0st.exe(木马)-svchost.exe(正常)、Expl0rer.exe(木马)-Explorer.exe(正常)、intrenat.exe / internet.exe(木马)-internat.exe(正常)等等。特别是数位0几乎和大写字母O一样,很容易让人看错,所以一定要注意区分它们,否则万一记错将有可能把正常的档案清除掉,那就麻烦了;
暂停防毒软体的即时监控,防止在清除时被它阻止造成失败。比如如果当初是你的诺顿发现了这个木马,那麼请先暂停诺顿的即时监控或即时扫瞄;
下载费尔木马强力清除助手 http://dl.filseclab.com/down/powerrmv.zip;
释放 PowerRmv.zip 到一个目录,然后执行其中的 PowerRmv.exe 启动「费尔木马强力清除助手」。在「档案名」中输入要清除的 PWSteal.Lemir.Gen 木马档案名。比如如果您在第1步中记下的档案名是 C:\Windows\hello.dll,那麼这时就输入它;
按「清除」。这时程式会询问你是否要举报此病毒到费尔安全实验室,建议点「是」表示同意。接著程式会继续提示是否确定要清除它,仍然选「是」;
之后,如果此木马被成功清除程式会提示成功;或者也可能提示此木马无法被立即删除需要重新启动电脑。无论是哪种情况请点选「确定」,这时如果您在前面同意了举报此木马那麼程式会自动创建并开启一个「病毒举报」的电子邮件,其中会包含这个木马的样本档案,如果您看到了这个邮件请把它直接传送给 virus@filseclab.com 。如果您并没有看到这封邮件也没有关系,可以忽略。
最后,如果程式前面提示了重新启动电脑后才能清除那麼请一定重新启动您的电脑,在电脑重新启动后这个木马应该就被清除掉了。
重要提示: 如果您按上面的方法操作之后,发现不久这个木马又出现了,并且还是同样的档案名,那麼您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重复执行一次,不过这次操作时请选择程式中的「抑制档案再次生成」选项, 这样清除后一般木马就很难再复活了。这个功能是最新版「费尔木马强力清除助手」中提供的,如果您的没有这个选项,请从上面的位址中重新下载一次。
注意:
「费尔木马强力清除助手」有很强的档案删除能力,清除后的档案将无法再还原,所以在清除前一定要确定档案名没有输入错误。
如果您按上面的方法操作后仍然不能成功清除掉木马,则可能是电脑中还存在著另外一个更主要的木马程式或备份,在它被清除后会自动从另外一处还原。这时您需要用防毒软体扫瞄出所有的这些木马,然后逐一或同时清除才行。
三、rootkit 的类型:
我们可将 rootkit 分为两大类
1.Application rootkit - 建立於应用层级
Application rootkit 是最常被拿来使用的 rootkit。攻击者以 rootkit 中的木马程式来替
换系统中正常的应用程式与系统档案。木马程式会提供后门给攻击者并隐藏其踪迹,攻击者做的
任何活动都不会储存在纪录档中。下面列举了一些攻击者可能取代的档案:
‧隐藏攻击者踪迹的程式 -
(1).ls, find, du - 木马程式可以隐藏攻击者档案、欺骗系统,让系统的档案及目录泄露讯息。
(2).ps, top, pidof - 这些程式都是程序监看程式,它们可以让攻击者在进行攻击的过程中,
隐藏攻击者本身的程序。
(3).netstat - netstat 是用来检查网路活动的连结与监听,如开放的通讯埠等等。木马程式
netstat 可以隐藏攻击者的网路活动,例如 ssh daemon 或其他服务。
(4).killall - 木马程式 killall 让管理者无法停止程序。
(5).ifconfig - 当监听软体正在执行时,木马程式 ifconfig 不会显示 PROMISC flag,这样
可以隐藏攻击者,不被监听软体察觉。
(6).crontab - 木马程式 crontab 可以隐藏攻击者的 crontab 进入情况。
(7).tcpd, syslogd - 木马程式 tcpd 与 "syslog" 不会纪录攻击者的行为。
‧后门程式 -
(1).chfn - 提升使用者的权限。执行 chfn,在输入新使用者名称时,只要输入 rootkit 密码
,就可以取得 root 的权限。
(2).chsh - 提升使用者的权限。执行 chsh,在输入新 shell 时,只要输入 rootkit 密码,
就可以取得 root 的权限。
(3).passwd - 提升使用者的权限。执行 passwd,在输入新密码时,只要输入 rootkit 密码,
就可以取得 root 的权限。
(4).login - 能够纪录任何使用者名称,包含 root 登入的密码。
(5).bd2 - 木马程式 rpcbind 允许攻击者在受害主机上执行任意程式码。
‧木马程式程式 -
(1).inetd - 木马程式 inetd 可以替攻击者打开远端登入的通讯埠,只要输入密码就可以取得
root 的权限。
(2).rshd - 替攻击者提供远端的 shell。(范例:rsh [hostname] - l [rootkit password])
(3).rsh - 透过 rsh 可以取得 root 的密码。(范例:rsh [hostname] - l [rootkit password])
(4).sshd -攻击者以特定帐号密码登入就能拥有 root shell 的权限。
‧监听程式 -
(1).linsniffer - linux 小型的监听程式。
(2).sniffchk - 这个程式可以检验与确认网路监听程式是否正在执行。
(3).le - Solaris Ethernet 封包的监听程式。
(4).snif - linux 其他封包的监听程式。
(5).sniff-10mb - 这是一个设计来监听 10mbps Ethernet 的监听程式。
(6).sniff-100mb - 这是一个设计来监听 100mbps Ethernet 的监听程式。
‧其他种类 -
(1).fix - 安装木马程式时 (例如:ls) 更改的时间戳记与检验封包值的讯息。
(2).wted - wtmp 的编辑程式。可让攻击者修改 wtmp。
(3).z2 - 移除 wtmp/utmp/lastlog。
(4).bindshell - 把 rootshell 与某个通讯埠结合在一起。(预设埠号为 31337)
(5).zap3 - 攻击者会从 wtmp, utmp, lastlog, wtmpx 和 utmpx 移除他们的踪迹。zap3 通常
根据下列目录来找寻纪录档的位置,例如 /var/log, /var/adm, /usr/adm, 与 /var/run。
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好的追加200)
“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与一般的病毒不同,它不会自我繁殖,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他文件,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木马”与计算机网络中常常要用到的远程控制软件有些相似,但由于远程控制软件是“善意”的控制,因此通常不具有隐蔽性;“木马”则完全相反,木马要达到的是“偷窃”性的远程控制,如果没有很强的隐蔽性的话,那就是“毫无价值”的。
一个完整的“木马”程序包含了两部分:“服务器”和“控制器”。植入被种者电脑的是“服务器”部分,而所谓的“黑客”正是利用“控制器”进入运行了“服务器”的电脑。运行了木马程序的“服务器”以后,被种者的电脑就会有一个或几个端口被打开,使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打开的端口进入电脑系统,安全和个人隐私也就全无保障了!
病毒是附着于程序或文件中的一段计算机代码,它可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它一边传播一边感染计算机。病毒可损坏软件、硬件和文件。
病毒 (n.):以自我复制为明确目的编写的代码。病毒附着于宿主程序,然后试图在计算机之间传播。它可能损坏硬件、软件和信息。
与人体病毒按严重性分类(从 Ebola 病毒到普通的流感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也有轻重之分,轻者仅产生一些干扰,重者彻底摧毁设备。令人欣慰的是,在没有人员操作的情况下,真正的病毒不会传播。必须通过某个人共享文件和发送电子邮件来将它一起移动。
“木马”全称是“特洛伊木马(TrojanHorse)”,原指古希腊士兵藏在木马内进入敌方城市从而占领敌方城市的故事。在Internet上,“特洛伊木马”指一些程序设计人员(或居心不良的马夫)在其可从网络上下载(Download)的应用程序或游戏外挂、或网页中,包含了可以控制用户的计算机系统或通过邮件盗取用户信息的恶意程序,可能造成用户的系统被破坏、信息丢失甚至令系统瘫痪。
一、木马的特性
特洛伊木马属于客户/服务模式。它分为两大部分,既客户端和服务端。其原理是一台主机提供服务(服务器端),另一台主机接受服务(客户端),作为服务器的主机一般会打开一个默认的端口进行监听。如果有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这一端口提出连接请求,服务器上的相应程序就会自动运行,来答应客户机的请求。这个程序被称为进程。
木马一般以寻找后门、窃取密码为主。统计表明,现在木马在病毒中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四分之一,而在近年涌起的病毒潮中,木马类病毒占绝对优势,并将在未来的若干年内愈演愈烈。木马是一类特殊的病毒,如果不小心把它当成一个软件来使用,该木马就会被“种”到电脑上,以后上网时,电脑控制权就完全交给了“黑客”,他便能通过跟踪击键输入等方式,窃取密码、信用卡号码等机密资料,而且还可以对电脑进行跟踪监视、控制、查看、修改资料等操作。
二、木马发作特性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如果您发现:计算机反应速度发生了明显变化,硬盘在不停地读写,鼠标不听使唤,键盘无效,自己的一些窗口在被关闭,新的窗口被莫名其妙地打开,网络传输指示灯一直在闪烁,没有运行大的程序,而系统却越来越慢,系统资源站用很多,或运行了某个程序没有反映(此类程序一般不大,从十几k到几百k都有)或在关闭某个程序时防火墙探测到有邮件发出……这些不正常现象表明:您的计算机中了木马病毒。
三、木马的工作原理以及手动查杀介绍
由于大多玩家对安全问题了解不多,所以并不知道自己的计算机中了“木马”该怎么样清除。因此最关键的还是要知道“木马”的工作原理,这样就会很容易发现“木马”。相信你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就会成为一名查杀“木马”的高手了。(如果成不了高手建议大家用皮筋打斑竹家玻璃,嘿嘿)
“木马”程序会想尽一切办法隐藏自己,主要途径有:在任务栏中隐藏自己,这是最基本的只要把Form的Visible属性设为False。ShowInTaskBar设为False,程序运行时就不会出现在任务栏中了。在任务管理器中隐形:将程序设为“系统服务”可以很轻松地伪装自己。
A、启动组类(就是机器启动时运行的文件组)
当然木马也会悄无声息地启动,你当然不会指望用户每次启动后点击“木马”图标来运行服务端,(没有人会这么傻吧??)。“木马”会在每次用户启动时自动装载服务端,Windows系统启动时自动加载应用程序的方法,“木马”都会用上,如:启动组、win.ini、system.ini、注册表等等都是“木马”藏身的好地方。通过win.ini和system.ini来加载木马。在Windows系统中,win.ini和system.ini这两个系统配置文件都存放在C:windows目录下,你可以直接用记事本打开。可以通过修改win.ini文件中windows节的“load=file.exe,run=file.exe”语句来达到木马自动加载的目的。此外在system.ini中的boot节,正常的情况下是“Shell=Explorer.exe”(Windows系统的图形界面命令解释器)。下面具体谈谈“木马”是怎样自动加载的。
1、在win.ini文件中,在[WINDOWS]下面,“run=”和“load=”是可能加载“木马”程序的途径,必须仔细留心它们。一般情况下,它们的等号后面什么都没有,如果发现后面跟有路径与文件名不是你熟悉的启动文件,你的计算机就可能中上“木马”了。当然你也得看清楚,因为好多“木马”,如“AOLTrojan木马”,它把自身伪装成command.exe文件,如果不注意可能不会发现它不是真正的系统启动文件。
通过c:windowswininit.ini文件。很多木马程序在这里做一些小动作,这种方法往往是在文件的安装过程中被使用,程序安装完成之后文件就立即执行,与此同时安装的原文件被Windows删除干净,因此隐蔽性非常强,例如在wininit.ini中如果Rename节有如下内容:NUL=c:windowspicture.exe,该语句将c:windowspicture.exe发往NUL,这就意味着原来的文件pictrue.exe已经被删除,因此它运行起来就格外隐蔽。
2、在system.ini文件中,在[BOOT]下面有个“shell=文件名”。正确的文件名应该是“explorer.exe”,如果不是“explorer.exe”,而是“shell=explorer.exe程序名”,那么后面跟着的那个程序就是“木马”程序,就是说你已经中“木马”了。
win.ini、system.ini文件可以通过“开始”菜单里的“运行”来查看。只要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msconfig”,后点击“确定”按钮就行了。(这里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你对计算机不是很了解,请不要输入此命令或删除里边的文件,否则一切后果和损失自己负责。斑竹和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
3、对于下面所列的文件也要勤加检查,木马们也可能隐藏在
C:\windows\winstart.bat和C:\windows\winnint.ini,还有Autoexec.bat
B、注册表(注册表就是注册表,懂电脑的人一看就知道了)
1、从菜单中加载。如果自动加载的文件是直接通过在Windows菜单上自定义添加的,一般都会放在主菜单的“开始-程序-启动”处,在Win98资源管理器里的位置是“C:windowsstartmenuprograms启动”处。通过这种方式使文件自动加载时,一般都会将其存放在注册表中下述4个位置上: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Folders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UserS!hellFolders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UserShellFolders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ShellFolders
2、在注册表中的情况最复杂,在点击至:“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目录下,查看键值中有没有自己不熟悉的自动启动文件,扩展名为EXE,这里切记:有的“木马”程序生成的文件很像系统自身文件,想通过伪装蒙混过关,如“AcidBatteryv1.0木马”,它将注册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的Explorer键值改为Explorer=“C:\WINDOWS\expiorer.exe”,“木马”程序与真正的Explorer之间只有“i”与“l”的差别。当然在注册表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隐藏“木马”程序,如:“HKEY-CURRENT-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HKEY-USERS\****\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的目录下都有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在“HKEY-LOCAL-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下找到“木马”程序的文件名,再在整个注册表中搜索即可。
3、此外在注册表中的HKEY_CLASSES_ROOT\exefile\shell\open\command=
“1”“*”处,如果其中的“1”被修改为木马,那么每次启动一个该可执行文件时木马就会启动一次,例如著名的冰河木马就是将TXT文件的Notepad.exe改成!了它自己的启动文件,每次打开记事本时就会自动启动冰河木马,做得非常隐蔽。
注册表可以通过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regedit”来查看。需要说明的是,对系统注册表进行删除修改操作前一定要将注册表备份,因为对注册表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木马的隐藏较隐蔽,可能会有一些误操作,如果发现错误,可以将备份的注册表文件导入到系统中进行恢复。(次命令同样很危险,如不懂计算机请不要尝试。切记)
C、端口(端口,其实就是网络数据通过操作系统进入计算机的入口)
1、万变不离其宗,木马启动都有一个方式,它只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启动。所以平常多注意你的端口。一般的木马默认端口有
BO31337,YAL1999,Deep2140,Throat3150,冰河7636,Sub71243
那么如何查看本机开放哪些端口呢?
在dos里输入以下命令:netstat-an,就能看到自己的端口了,一般网络常用端口有:21,23,25,53,80,110,139,如果你的端口还有其他的,你可要注意了,因为现在有许多木马可以自己设定端口。(上面这些木马的端口是以前的,由于时间和安全的关系现在好多新木马的端口我不知道,也不敢去试,因为技术更新的太快了,我跟不上了。55555555555555)
2、由于木马的运行常通过网络的连接来实现的,因此如果发现可疑的网络连接就可以推测木马的存在,最简单的办法是利用Windows自带的Netstat命令来查看。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进行任何上网操作,在MS-DOS窗口中用Netstat命令将看不到什么信息,此时可以使用“netstat-a”,“-a”选项用以显示计算机中目前所有处于监听状态的端口。如果出现不明端口处于监听状态,而目前又没有进行任何网络服务的操作,那么在监听该端口的很可能是木马。
3、系统进程:
在Win2000/XP中按下“CTL+ALT+DEL”,进入任务管理器,就可看到系统正在运行的全部进程,一一清查即可发现木马的活动进程。
在Win98下,查找进程的方法不那么方便,但有一些查找进程的工具可供使用。通过查看系统进程这种方法来检测木马非常简便易行,但是对系统必须熟悉,因为Windows系统在运行时本身就有一些我们不是很熟悉的进程在运行着,因此这个时候一定要小心操作,木马还是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被检测出来的。
四、软件查杀木马介绍
上面所介绍的都是以手工方式来检测或者清除木马,但一般情况下木马没有那么容易就能发现,木马是很会隐藏的哦。幸好在已经有了不少的反木马软件。下面介绍几款软件,
1、瑞星杀毒软件。
2、个人版天网防火墙。根据反弹式木马的原理,就算你中了别人的木马,但由于防火墙把你的计算机和外界隔开,木马的客户端也连接不上你。防火墙启动之后,一旦有可疑的网络连接或者木马对电脑进行控制,防火墙就会报警,同时显示出对方的IP地址、接入端口等提示信息,通过手工设置之后即可使对方无法进行攻击。不过对于一些个别机器来说,运行天网会影响机器的运行速度。
3、木马克星。目前具我所知,是只查杀木马的软件,也是能查杀木马种类最多的软件。顾名思义,木马克星不克乾坤无敌槌也不克北冥槌法,专克各种木马。但也不是绝对哦,好象“灰鸽子”能屏蔽掉木马克星。(听说而已没试过哦。“灰鸽子”也是一种木马,和冰河差不多。)(现在木马克星大多是没注册的版本。用木马克星查木马时,要是提示你发现木马只有注册用户才能清除,这只是作者的一个小手段,其实他的意思是如果发现木马,那么只有注册用户才能清楚,要是真的发现了木马,软件会告诉你木马的具体位置和名字是什么。我们用其他的软件和手段清除不就行了)
4。绿鹰PC万能精灵。他会实时监控你的计算机,看着“系统安全”心理舒服多了。
有了类似的这些防护软件,你的计算机基本上是安全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可以把木马伪装易容的程序(不知道是哪个高手搞的,很是厉害),就是把木马本体根据排列组合生成多个木马,而杀毒软件只能查杀他们的母体。而后生成的木马就不能查到了,所以手动人工的清除木马我们还是要掌握一些地。
软件查杀其他病毒很有效,对木马的检查也是蛮成功地,但彻底地清除不很理想,因为一般情况下木马在电脑每次启动时都会自动加载,而杀病毒软件却不能完全清除木马文件,总的说来,杀病毒软件作为防止木马的入侵来说更有效。
五、木马的防御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游戏装备可以换人民币的浪潮,木马的传播越来越快,而且新的变种层出不穷,我们在检测清除它的同时,更要注意采取措施来预防它,下面列举几种预防木马的方法。(大家的意见,我借用而已)
1、不要下载、接收、执行任何来历不明的软件或文件
很多木马病毒都是通过绑定在其他的软件或文件中来实现传播的,一旦运行了这个被绑定的软件或文件就会被感染,因此在下载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推荐去一些信誉比较高的站点。在软件安装之前一定要用反病毒软件检查一下,建议用专门查杀木马的软件来进行检查,确定无毒和无马后再使用。
2、不要随意打开邮件的附件,也不要点击邮件中的可疑图片。(后边另外介绍一个关于邮件的例子,大家注意收看。)
3、将资源管理器配置成始终显示扩展名。将Windows资源管理器配置成始终显示扩展名,一些文件扩展名为vbs、shs、pif的文件多为木马病毒的特征文件,如果碰到这些可疑的文件扩展名时就应该引起注意。
4、尽量少用共享文件夹。如果因工作等原因必须将电脑设置成共享,则最好单独开一个共享文!件夹,把所有需共享的文件都放在这个共享文件夹中,注意千万不要将系统目录设置成共享。
5、运行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木马防范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上网时最好运行反木马实时监控程序,PC万用精灵等软件一般都能实时显示当前所有运行程序并有详细的描述信息。此外如加上一些专业的最新杀毒软件、个人防火墙等进行监控基本就可以放心了。
6、经常升级系统。很多木马都是通过系统漏洞来进行攻击的,微软公司发现这些漏洞之后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发布补丁,很多时候打过补丁之后的系统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木马防范办法。
六、木马传播的个别范例(给大家介绍一个邮件类的)
1、来自网络的攻击手段越来越多了,一些带木马的恶意网页会利用软件或系统操作平台等的安全漏洞,通过执行嵌入在网页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内的JavaApplet小应用程序、javascript脚本语言程序、ActiveX软件部件交互技术支持可自动执行的代码程序,强行修改用户操作系统的注册表及系统实用配置程序,从而达到非法控制系统资源、破坏数据、格式化硬盘、感染木马程序、盗取用户数据资料等目的。
目前来自网页的攻击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编辑的脚本程序修改IE浏览器;另外一种是直接破坏Windows系统。前者一般会修改IE浏览器的标题栏、默认主页或直接将木马“种”在你的机器里等等;后者是直接锁定你的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然后对系统进行破坏。
(作者插言):还好目前盗取千年用户名和密码的“木马”功能还仅仅是偷盗行为,没有发展成破坏行为。要不然号被盗了,在顺便把硬盘被格式化了。那样想第一时间找回密码就都没可能。希望这种情况不要发生。(啊门我弥佗佛)
下边是正题了,大家看仔细了!
假如您收到的邮件附件中有一个看起来是这样的文件(或者貌似这类文件,总之是特别诱人的文件,而且格式还很安全。):QQ靓号放送.txt,您是不是认为它肯定是纯文本文件?我要告诉您,不一定!它的实际文件名可以是QQ靓号放送.txt.{3050F4D8-98B5-11CF-BB82-00AA00BDCE0B}。
{3050F4D8-98B5-11CF-BB82-00AA00BDCE0B}在注册表里是HTML文件关联的意思。但是存成文件名的时候它并不会显现出来,您看到的就是个.txt文件,这个文件实际上等同于QQ靓号放送.txt.html。那么直接打开这个文件为什么有危险呢?请看如果这个文件的内容如下:
您可能以为它会调用记事本来运行,可是如果您双击它,结果它却调用了HTML来运行,并且自动在后台开始通过网页加载木马文件。同时显示“正在打开文件”之类的这样一个对话框来欺骗您。您看随意打开附件中的.txt的危险够大了吧?
欺骗实现原理:当您双击这个伪装起来的.txt时候,由于真正文件扩展名是.{3050F4D8-98B5-11CF-BB82-00AA00BDCE0B},也就是.html文件,于是就会以html文件的形式运行,这是它能运行起来的先决条件。
在某些恶意网页木马中还会调用“WScript”。
WScript全称WindowsScriptingHost,它是Win98新加进的功能,是一种批次语言/自动执行工具——它所对应的程序“WScript.exe”是一个脚本语言解释器,位于c:\WINDOWS下,正是它使得脚本可以被执行,就象执行批处理一样。在WindowsScriptingHost脚本环境里,预定义了一些对象,通过它自带的几个内置对象,可以实现获取环境变量、创建快捷方式、加载程序、读写注册表等功能。
最近听不少玩家反映,许多马夫通过冒充千年官方网站的办法给玩家发名字类似“您的千年密码确认函”、“您的千年资料保护建议”等的邮件,来骗取玩家的信任,来点击运行该木马邮件。希望广大玩家在点击这类邮件时一定要看清邮件是否来自于千年官方网站。如是来自其他什么网站或个人邮箱的,马上删除,记得一定要马上删除,别抱任何侥幸心理。
七、关于“木马”的防御(纯属个人意见,不付法律责任)
防止木马对在家上网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无非就是装一大堆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再新的木马只要传播速度快的话很快就会成为各种杀毒软件的战利品,除非此人专门定做个人木马)在加上天网防火墙(很多黑客就是利用口令和漏洞进行远程控制,该防火墙可以防止口令和漏洞入侵)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问题啦,除非是自己好奇或是不小心打开了木马服务端,我想这种情况还是占一定的比例!
但是对网吧上网的来说,再好的防御也是白撤。
据我所知,现在的网吧安全系数几乎等于00000000,现在最厉害的应该就是装个还“原精灵吧”,但是......我个人认为那东西用处不是很大,说是保护用户密码还不如说它是网吧保护系统的一种软件。现在的木马一般都是通过邮件方式传送密码的,也就是说,你只要在输入框内输入你的密码之后,木马控制方就已经得到你的ID和密码了(一般不会超过三分钟)!对网吧上网的朋友来说,靠复制方法输入ID和密码算最安全的了,很多木马程序实际上就是一个键盘记录工具,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你的键盘输入情况全部记录了下来,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好可怕哦,不过具我所知现在公安部和文化部已经明令禁止网吧安装还原精灵了,说是为了保留历史记录云云。唉~~就这么点防御手段也给封杀了,哭哦)
总之,家庭上网用户记得随时更新自己的病毒库,随时检查计算机进程,发现不明进程马上格杀,不浏览一些不明站点(我通常是靠域名来分析站点的可靠程度,一般一级域名都不会出现恶意代码和网页木马),更别随意接收别人给你发送的文件和邮件!
网吧防盗真的很困难了,什么人都有,复杂了,就算老板花钱去注册一个木马克星,呵呵。。。都没用,想做坏事的人同样能把他干掉~~~~我个人认为,网吧上网除了复制ID密码粘贴到输入框,其他的就得听天由命了~~~~~
八、关于大家都用的醉翁巷1.1G的说明
用了人家的软件,就总要替人家说句公道话。前些时候,有人说醉翁1.1G软件运行后,没什么反映。当关闭软件的一刹那,一些防护类软件提示:此软件正在监视本机键盘!!
其实就是醉翁巷中的hook.dll文件在作怪。下面给大家说说“勾子”的我问题。
什么是勾子
在Windows系统中,勾子(hook)是一种特殊的消息处理机制。勾子可以监视系统或进程中的各种事件消息,截获发往目标窗口的消息并进行处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系统中安装自定义的勾子,监视系统中特定事件的发生,完成特定的功能,比如截获键盘、鼠标的输入,屏幕取词,日志监视等等。可见,利用勾子可以实现许多特殊而有用的功能。因此,对于高级编程人员来说,掌握勾子的编程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勾子的类型
按使用范围分类,主要有线程勾子和系统勾子
(1)线程勾子监视指定线程的事件消息。
(2)系统勾子监视系统中的所有线程的事件消息。因为系统勾子会影响系统中所有的应用程序,所以勾子函数必须放在独立的动态链接库(DLL)中。这是系统勾子和线程勾子很大的不同之处。
醉翁巷中的hook.dll就是完成以上功能的程序,由于勾子对程序的特殊性,所以会有部分软件报告发现他在记录键盘动作,不过不会报告说他是木马。(呵呵搞的确实挺吓人的。不过就算它记录键盘动作,只要不发送就没太大危险了)
九、大总结(就是对上边的大总结啦)
大家知道了“木马”的工作原理,查杀“木马”就变得很容易,如果发现有“木马”存在,最安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马上将计算机与网络断开,防止黑客通过网络对你进行攻击。然后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