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的网站

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的网站

2024年木马病毒(2020年新发现的计算机病毒)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木马病毒

木马病毒源自古希腊特洛伊战争中著名的“木马计”而得名,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伪装潜伏的网络病毒,等待时机成熟就出来害人。

传染方式: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发出,捆绑在其他的程序中。

病毒特性:会修改注册表、驻留内存、在系统中安装后门程序、开机加载附带的木马。

木马病毒的破坏性:木马病毒的发作要在用户的机器里运行客户端程序,一旦发作,就可设置后门,定时地发送该用户的隐私到木马程序指定的地址,一般同时内置可进入该用户电脑的端口,并可任意控制此计算机,进行文件删除、拷贝、改密码等非法操作。

防范措施:用户提高警惕,不下载和运行来历不明的程序,对于不明来历的邮件附件也不要随意打开。

目前危害比较大的木马病毒有哪些?

NRD系列网游窃贼

类型:盗号木马

危害:通过各种木马下载器进入用户电脑,利用键盘钩子等技术盗取地下城与勇士、魔兽世界、传奇世界等多款热门网游的账号和密码信息,还能够对受害用户的电脑屏幕截图、窃取用户存储在电脑上的图片文档和文本文档,以此破解游戏密保卡,并在后台将这些敏感信息发送到指定的服务器或邮箱中。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52509102

二、“犇牛”下载器

类型:木马下载器

危害:牛年新春佳节爆发的“犇牛”堪称全年危害最大的恶意软件,它在全局劫持dll文件、感染多种类型压缩文件的基础上,综合了“熊猫烧香”在网页文件插入“网马”、局域网ARP攻击等传播手段,此外还有“磁碟机”式自动更新、“AV终结者”式强制关闭面板控件、“机器狗”式穿透还原卡的驱动技术、U盘木马的伪装和传播手段,并下载数十款盗号木马和广告程序进入受害用户电脑,堪称牛年破坏力最强、最邪恶的木马。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19995842

三、IE首页劫匪

类型:广告木马

危害:具有流氓性质的IE首页劫匪在2009年格外活跃,这类广告木马的数量、感染用户规模甚至已经迫近网游盗号木马,它们的行为也具备高度的一致性,就是强制修改IE浏览器的首页为指定的网站,并在电脑桌面上生成恶意的浏览器快捷方式。IE首页劫匪的传播方式也五花八门,有的通过木马下载器侵入网民电脑,有的和不良网站提供的软件、视频等资源捆绑在一起,甚至还和大型游戏的安装文件捆绑,通过BT下载进行传播。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00160913

四、文件夹模仿者

类型:U盘木马

危害:这是一类通过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的木马程序,通常是由木马下载器创建的用于传播木马的功能组件,在打印店等频繁使用U盘的场所特别常见,受感染的学生用户群体也格外多。文件夹模仿者会将自己伪装成U盘中的文件夹,并把正常的文件夹设置为“隐藏”,从而欺骗用户点击,这样的话,即使用户禁止了U盘自动播放,文件夹模仿者仍然能运行起来,并且把它的母体木马下载器感染到电脑的其他磁盘中。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77719535

五、魔兽密保克星

类型:盗号木马

危害:这类盗号木马将自己伪装为游戏的运行程序,针对热门网游《魔兽世界》,魔兽密保克星会把真正的wow.exe改名后设置为隐藏文件,木马却堂而皇之的以wow.exe的名称摆在玩家面前。如果玩家不加注意运行了木马,即使账号绑定了密码保护卡,游戏角色仍然会被盗取。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73583440次

六、Gh0st肉鸡程序

类型:远程控制木马

危害:在2009年,Gh0st取代灰鸽子成为“肉鸡”控制最主流的黑客工具。由于该木马已经开源,各种修改版和变种更是层出不穷。和灰鸽子类似,Gh0st同样能监视受害用户的电脑屏幕、记录键盘操作、随意查看和盗取中招用户的资料,甚至自动开启用户电脑上的摄像头进行偷拍。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52150554次

七、“母马”下载器

类型:木马下载器

危害:2009年1月出现的“母马”下载器采取“机器狗”式的穿透还原技术,感染系统文件实现自启动,可以穿透冰点、影子等系统还原软件,并具备更强的自我更新和变异能力:即便运行同一个“母马”样本,它所感染的系统文件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感染方式和特征也随之变化。更特别的是,“母马”善于自动繁殖数千个子木马,将主进程文件藏身在其中,以此逃避安全软件的追杀,进而下载大量盗号木马及风险程序。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24550339

八、QQ消息木马插件

类型:诈骗程序

危害:这类诈骗程序高发于2009年前半年,通常借挂马、木马下载器等方式侵入网民电脑。它会把桌面右下角真正的QQ图标隐藏起来,再将自己伪造为不断闪烁提示的QQ消息,当受害用户点开消息后便弹窗推广中奖消息类的钓鱼网站,从而以保证金、手续费等名义诈骗受害用户钱财。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20287859

九、“山寨熊猫”下载器

类型:木马下载器

危害:“山寨熊猫”从行为特征上最接近于当年肆虐一时的“熊猫烧香”,它会全盘感染exe类型可执行文件,对受害用户的电脑系统杀伤力极强,一旦运行起来就会占用大量CPU资源,甚至有可能导致电脑系统瘫痪死机。一些杀毒厂商也将“山寨熊猫”命名为“宝马下载器”。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8201728

十、“执照凶手”下载器

类型:木马下载器

危害:2009年底危害最大的木马。它首次采用了真实的数字签名实现“免杀”,能突破几乎所有杀毒软件的防护,同时通过感染QQ和迅雷等常用软件实现强行二次启动,因而具备空前的“免杀”能力和超强的隐蔽生存能力。单纯以查杀量计算,“执照凶手”并不能进入年度十大木马排行榜,但木马用上真实有效的数字签名,无疑是为安全行业敲响了警钟,甚至比犇牛、母马等顽固木马更值得人们警惕。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375166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有哪些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1、 机器狗系列病毒

关键词:底层穿磁盘 感染系统文件

机器狗病毒因最初的版本采用电子狗的照片做图标而被网民命名为"机器狗",该病毒变种繁多,多表现为杀毒软件无法正常运行。该病毒的主要危害是充当病毒木马下载器,通过修改注册表,让大多数流行的安全软件失效,然后疯狂下载各种盗号工具或黑客工具,给广大网民的网络虚拟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机器狗病毒直接操作磁盘以绕过系统文件完整性的检验,通过感染系统文件(比如explorer.exe,userinit.exe,winhlp32.exe等)达到隐蔽启动;通过底层技术穿透冰点、影子等还原系统软件导致大量网吧用户感染病毒,无法通过还原来保证系统的安全;通过修复SSDT、映像挟持、进程操作等方法使得大量的安全软件失去作用;联网下载大量的盗号木马。部分机器狗变种还会下载ARP恶意攻击程序对所在局域网(或者服务器)进行ARP欺骗影响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2、AV终结者病毒系列

关键词:杀毒软件无法打开 反复感染

AV终结者最大特点是禁用所有杀毒软件以及大量的安全辅助工具,让用户电脑失去安全保障;破坏安全模式,致使用户根本无法进入安全模式清除病毒;强行关闭带有病毒字样的网页,只要在网页中输入"病毒"相关字样,网页遂被强行关闭,即使是一些安全论坛也无法登陆,用户无法通过网络寻求解决办法;在磁盘根目录下释放autorun.Inf,利用系统自播放功能,如果不加以清理,重装系统以后也可能反复感染。

2008年年末出现的"超级AV终结者"结合了AV终结者、机器狗、扫荡波、autorun病毒的特点,是金山毒霸"云安全"中心捕获的新型计算机病毒。它对用户具有非常大的威胁。它通过微软特大漏洞MS08067在局域网传播,并带有机器狗的穿还原功能,下载大量的木马,对网吧和局域网用户影响极大。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3、onlinegames系列

关键词:网游 盗号

这是一类盗号木马系列的统称,这类木马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ShellExecuteHooks启动,盗取流行的各大网络游戏(魔兽,梦幻西游等)的帐号从而通过买卖装备获得利益。这类病毒本身一般不会对抗杀毒软件,但经常伴随着超级Av终结者、机器狗等病毒出现。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4 、HB蝗虫系列木马

关键词:网游盗号

HB蝗虫病毒新型变种是金山毒霸"云安全"中心截获的年末最"牛"的盗号木马病毒。该系列盗号木马技术成熟,传播途径广泛,目标游戏非常的多(存在专门的生成器),基本囊括了市面上大多数的游戏,例如魔兽世界、大话西游onlineII、剑侠世界、封神榜II、完美系列游戏、梦幻西游、魔域等等。

该类木马主要通过网页挂马、流行病毒下载器传播。而传播此盗号木马的的下载器一般会对抗杀毒软件,造成杀毒软件不能打开、电脑反映速度变慢。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5 、扫荡波病毒

关键词:新型蠕虫 漏洞

这是一个新型蠕虫病毒。是微软"黑屏"事件后,出现的最具攻击性的病毒之一。"扫荡波"运行后遍历局域网的计算机并发起攻击,攻击成功后,被攻击的计算机会下载并执行一个下载者病毒,而下载者病毒还会下载"扫荡波",同时再下载一批游戏盗号木马。被攻击的计算机中"扫荡波"而后再向其他计算机发起攻击,如此向互联网中蔓延开来。据了解,之前发现的蠕虫病毒一般通过自身传播,而扫荡波则通过下载器病毒进行下载传播,由于其已经具备了自传播特性,因此,被金山毒霸反病毒工程师确认为新型蠕虫。

微软宣布"黑屏"后的第3天,紧急发布了MS08-067安全公告,提示用户注意一个非常危险的漏洞,而后利用该漏洞发动攻击的恶意程序不断涌现;10月24日晚,金山发布红色安全预警,通过对微软MS08-067漏洞进行详细的攻击原型模拟演示,证实了黑客完全有机会利用微软MS08-067漏洞发起远程攻击,微软操作系统面临大面积崩溃威胁;11月7日,金山再次发布预警,"扫荡波"病毒正在利用该漏洞进行大面积攻击;11月7日晚,金山已证实"扫荡波"实为一个新型蠕虫病毒,并发布周末红色病毒预警。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6、QQ盗圣

关键词:QQ盗号

这是QQ盗号木马系列病毒,病毒通常释放病毒体(类似于UnixsMe.Jmp,Sys6NtMe.Zys,)到IE安装目录(C:Program FilesInternet Explore),通过注册表Browser Helper Objects实现开机自启动。当它成功运行后,就把之前生成的文件注入进程,查找QQ登陆窗口,监视用户输入盗取的帐号和密码,并发送到木马种植者指定的网址。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7、RPC盗号者

关键词:不能复制粘贴

该系列木马采用替换系统文件,达到开机启动的目的,由于替换的是RPC服务文件rpcss.dll ,修复不当,会影响系统的剪切板、上网等功能。部分版本加入了反调试功能,导致开机的时候系统加载缓慢。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8、伪QQ系统消息

关键词:QQ系统消息,杀毒软件不能使用

经金山毒霸"云安全"检测为钓鱼程序,病毒最大的特点是伪装QQ系统消息,用户一旦点击,钱财及电脑安全将面临巨大威胁。

该病毒的综合破坏能力比较强,它利用AUTO技术自动传播,当进入电脑后就运行自带的对抗模块,尝试映像劫持或直接关闭用户系统中的安全软件。病毒还带有下载器的功能,可下载其它木马到电脑中运行。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9、QQ幽灵

关键词:QQ 木马下载器

此病毒查找QQ安装目录,并在其目录释放一个精心修改psapi.dll,当QQ启动的时候将会将这个dll文件加载(程序加载dll文件的顺序1:应用程序的安装目录2:当前的工作目录3:系统目录4:路径变量),从而执行恶意代码下载大量病毒到用户电脑。

计算机病毒历史事件10、磁碟机

关键词:无法彻底清除 隐蔽

磁碟机与AV终结者、机器狗极为相似。最大特点是导致大量用户杀毒软件和安全工具无法运行,进入安全模式后出现蓝屏现象;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由于Exe文件被感染,重装系统仍无法彻底清除。

磁碟机病毒主要通过网站挂马、U盘、局域网内的ARP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而且非常隐蔽,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所利用的技术手段都是用户甚至杀毒软件无法截获的。病毒一旦在用户电脑内成功运行后,会自动下载自己的最新版本以及大量的其他一些木马到本地运行,盗取用户虚拟资产和其他机密信息;同时该病毒会感染用户机器上的exe文件,包括压缩包内的exe文件,并会通过UPX加壳,导致用户很难彻底清除。

三百多万台老年机被植入木马,这些病毒是如何被植入的?

这些木马病毒是植入老人机手机的主板里面,只要购买手机之后,把电话卡插到老人机里面,木马程序就会获得手机里面的电话号码,个人信息等,而且这些木马程序还能够自动的拦截验证,把这个验证码传到植入木马的网络公司后台数据库。制作木马程序的科技公司和生产手机的公司进行合作,所以导致330万台老年机都被植入了木马病毒。制作木马病毒公司的吴某被判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60万,他通过违法所得的616万也将被追缴。其他非法犯罪的人也得到了法律的处罚。

网络科技公司贩卖这些个人信息,然后还会通过验证码来从事对码工作。对码工作是要保证手机号码和每个验证码一致,然后他们再把拦截的验证码卖出去,从中非法获得收益。这些验证码会被团体和个人购买,他们会利用这些用户去大量的注册软件,然后使用里面的优惠券、红包、还有刷流量、点赞等。个人或者团体行为就叫做缛羊毛,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犯罪的手法也越来越高超,让我们措手不及。而且现在个人信息也被人们越来越关注,我们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无形之中个人信息就被一些非法的软件可以获取,把这些信息都会被这些非法的网络公司进行贩卖。

我们现在经常手机有接到各种个人的电话,我们会非常的奇怪,我们之前在这些公司都没有留过电话,也没有去接触过,为什么他们会有我们的电话?所以说我们的电话就是被这些非法的网络公司给贩卖出去的,导致我们的隐私受到侵害,也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急求木马的发展趋势

木马病毒的发展趋势

木马病毒是指寄生于用户计算机系统中,盗窃用户信息,并通过网络发送给作者的一类病毒程序。显然,这类病毒要想生存,需要有 2 个基本条件:有什么信息好偷(编写动机)、怎样偷的到(传播手段)。

1. 网络游戏成为木马的主要目标

近年,我国网络游戏产业逐渐成熟壮大,网游用户群也以每年超过 50 %的速度激增,网络游戏已经形成一种文化。游戏中的“虚拟财富”和现实财富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盗取游戏帐号、密码,把别人的虚拟财富据为己有已经为病毒作者们编写木马提供了充足的动机。以传奇游戏为例,每周都有几十种针对该游戏的木马诞生,江民病毒跟踪系统甚至曾在 3 天内从一个病毒网址先后监测到 4 个“武汉男生”病毒的新变种。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网游木马的数量和爆发程度大大高于以往。而且可以肯定,这个数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还会不断增长。

2. 木马病毒野心膨胀,直指网络银行

江民公司于 2004 年 4 月截获“网银大盗”病毒, 6 月又先后截获“网银大盗Ⅱ”和“网银大盗Ⅲ”。它们的目标包含了 20 余家国内网上银行和 8 家国际网上银行。这一方面给我国方兴未艾的网上交易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也可以由此预测,此类可以为病毒作者带来直接利益的木马程序短期内不会减少。

3. 带毒网站数量众多

木马病毒通常在传播时比较被动,绝大多数木马无法主动入侵和感染用户的系统。但目前的情况是,数目庞大的小网站借娱乐色情等主题吸引用户,但同时在网页上种植木马程序,或在一些共享软件、游戏外挂中偷偷捆绑木马,造成用户感染。随着我国网络用户平均带宽的增加,这种状况的危害空前严重。

4. QQ 尾巴为木马传播推波助澜

QQ 尾巴木马是指可以自动通过 QQ 聊天软件发送带毒网址消息的病毒。用户在收到病毒发来的这些消息时,一旦点击了其中的网址,就会连接到带毒网站,造成感染。今年 4 月, QQ 聊天软件的同时在线人数曾创下 500 万的纪录。因此,通过 QQ 聊天软件发送病毒信息也是木马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5. 黑客网站对木马明码标价

目前,有多家新老黑客网站公开为会员定做各种木马,并明码标价,甚至还出售木马源代码,造成病毒扩散。这也成为木马病毒传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

回答者:匿名 10-10 23:52

计算机病毒”并不是一个新出现的词语,但在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肯定是最热门的词语之一。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调查显示:2003年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高达85.57%,大多数用户在一年内都感染过两次以上的病毒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冲击波”和“震荡波”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和震荡大多数互联网用户深有感受。由于计算机病毒的肆虐,我国目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行业:电脑急救师,据说待遇还不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与反病毒技术就象敌我双方一样在相互牵制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计算机病毒总是主动的一方,我们在被动防御和抵抗中。

计算机病毒的新特征

计算机病毒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在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和帮助的同时,互联网、局域网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与反病毒技术的斗争中,计算机病毒的变形速度和破坏力不断地提高;混合型病毒的出现令以前对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和定义逐步失去意义,也使反病毒工作更困难了;病毒的隐蔽性更强了,不知不觉“中毒”带来的后果更严重;人们使用最多的一些软件将成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攻击对象。

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局域网)成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使用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计算机病毒发作条件的共同点

计算机病毒最早只通过文件拷贝传播,当时最常见的传播媒介是软盘和盗版光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目前计算机病毒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利用多种方式(电子邮件、网页、即时通讯软件等)进行传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有助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感染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可以说,网络化带来了计算机病毒传染的高效率。这一点以“冲击波”和“震荡波”的表现最为突出。以“冲击波”为例,冲击波是利用RPC DCOM缓冲溢出漏洞进行传播的互联网蠕虫。它能够使遭受攻击的系统崩溃,并通过互联网迅速向容易受到攻击的系统蔓延。它会持续扫描具有漏洞的系统,并向具有漏洞的系统的135端口发送数据,然后会从已经被感染的计算机上下载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代码 MSBLAST.EXE,并检查当前计算机是否有可用的网络连接。如果没有连接,蠕虫每间隔10秒对Internet连接进行检查,直到Internet 连接被建立。一旦Internet连接建立,蠕虫会打开被感染的系统上的4444端口,并在端口69进行监听,扫描互联网,尝试连接至其他目标系统的 135端口并对它们进行攻击。与以前计算机病毒给我们的印象相比,计算机病毒的主动性(主动扫描可以感染的计算机)、独立性(不再依赖宿主文件)更强了。

二、计算机病毒变形(变种)的速度极快并向混合型、多样化发展

“震荡波”大规模爆发不久,它的变形病毒就出现了,并且不断更新,从变种A到变种F的出现,时间不用一个月。在人们忙于扑杀“震荡波”的同时,一个新的计算机病毒应运而生—-“震荡波杀手”,它会关闭“震荡波”等计算机病毒的进程,但它带来的危害与“震荡波”类似:堵塞网络、耗尽计算机资源、随机倒计时关机和定时对某些服务器进行攻击。在反病毒服务提供商Sophos公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今年5月份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类新的蠕虫病毒种类数量创下30 个月以来的新高,共出现了959种新病毒,创下了自2001年12月份以来的新高。这959种新病毒中包括了之前一些老病毒的新变种。计算机病毒向混合型、多样化发展的结果是一些病毒会更精巧,另一些病毒会更复杂,混合多种病毒特征,如红色代码病毒(Code Red)就是综合了文件型、蠕虫型病毒的特性,这种发展趋势会造成反病毒工作更加困难。2004年1月27日,一种新型蠕虫病毒在企业电子邮件系统中传播,导致邮件数量暴增,从而阻塞网络。不同反病毒厂商将其命名为Novarg、Mydoom、SCO炸弹、诺威格、小邮差变种等,该病毒采用的是病毒和垃圾邮件相结合的少见战术,不知情用户的推波助澜使得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似乎比近来其他几种病毒的传播速度要快。

三、运行方式和传播方式的隐蔽性

9月14日,微软安全中心发布了9月漏洞安全公告。其中MS04-028所提及的GDI+漏洞,危害等级被定为“严重”。瑞星安全专家认为,该漏洞涉及GDI+组件,在用户浏览特定JPG图片的时候,会导致缓冲区溢出,进而执行病毒攻击代码。该漏洞可能发生在所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上,针对所有基于IE浏览器内核的软件、Office系列软件、微软.NET开发工具,以及微软其它的图形相关软件等等,这将是有史以来威胁用户数量最广的高危漏洞。这类病毒(“图片病毒”)有可能通过以下形式发作:1、群发邮件,附带有病毒的JPG图片文件;2、采用恶意网页形式,浏览网页中的JPG文件、甚至网页上自带的图片即可被病毒感染;3、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如QQ、MSN等)的自带头像等图片或者发送图片文件进行传播。

在被计算机病毒感染的计算机中,你可能只看到一些常见的正常进程如svchost、taskmon等,其实它是计算机病毒进程。今年6月初,一部与哈里.波特相关的电影分别在美国和英国开始放映。接着,英国某安全公司就发出警告称,“网络天空”蠕虫病毒正在借助科幻角色哈里.波特而死灰复燃。安全公司指出, Netsky.P蠕虫病毒变种感染的用户大幅度增加,原因是它能够将自己伪装成与哈里·波特相关的影片文件、游戏或图书引诱用户下载。“蓝盒子(Worm.Lehs)”、“V宝贝(Win32.Worm.BabyV)”病毒和 “斯文(Worm.Swen)”病毒,都是将自己伪装成微软公司的补丁程序来进行传播的。这些伪装令人防不胜防。你不会不从计算机网络上下载任何东西吧?包括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影片、歌曲?至于在主题中使用漂亮的词句吸引你打开电子邮件以便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已经是很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伪装了。此外,一些感染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的计算机病毒会给你一个十分吸引的网址,只要你浏览这个网址的网页,计算机病毒就来了。

四、利用操作系统漏洞传播

操作系统是联系计算机用户和计算机系统的桥梁,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2003年的“蠕虫王”、“冲击波”和2004年的“震荡波”、前面所提到的“图片病毒”都是利用WINDOWS系统的漏洞,在短短的几天内就对整个互联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开发操作系统是个复杂的工程,出现漏洞及错误是难免的,任何操作系统就是在修补漏洞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趋向成熟和完善。但这些漏洞和错误就给了计算机病毒和黑客一个很好的表演舞台。

随着DOS操作系统使用率的减少,感染DO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病毒也将退出历史舞台;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率的增加,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病毒将成为主流。

五、计算机病毒技术与黑客技术将日益融合

因为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破坏。严格来说,木马和后门程序并不是计算机病毒,因为它们不能自我复制和扩散。但随着计算机病毒技术与黑客技术的发展,病毒编写者最终将会把这两种技术进行了融合。瑞星全球反病毒监测网率先截获一个可利用QQ控制的木马,并将其命名为“QQ叛徒” (Trojan.QQbot.a)病毒。据介绍,这是全球首个可以通过QQ控制系统的木马病毒,还会造成强制系统重启、被迫下载病毒文件、抓取当前系统屏幕等危害。 2003年11月中旬爆发的“爱情后门”最新变种T病毒,就具有蠕虫、黑客、后门等多种病毒特性,杀伤力和危害性都非常大。Mydoom蠕虫病毒是通过电子邮件附件进行传播的,当用户打开并运行附件内的蠕虫程序后,蠕虫就会立即以用户信箱内的电子邮件地址为目标向外发送大量带有蠕虫附件的欺骗性邮件,同时在用户主机上留下可以上载并执行任意代码的后门。这些计算机病毒或许就是计算机病毒技术与黑客技术融合的雏形。

六、物质利益将成为推动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最大动力

从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史来看,对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是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源动力。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物质利益将成为推动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最大动力。 2004年6月初,我国和其他国家都成功截获了针对银行网上用户帐号和密码的计算机病毒。金山毒霸成功截获网银大盗最新变种B,该变种会盗取更多银行的网上帐号和密码,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德国信息安全联邦委员会(BSI)提醒广大的计算机用户,日前他们发现一种新的互联网病毒“Korgo”, Korgo病毒与上一个月疯狂肆虐的“震荡波”病毒颇为相似,但它的主要攻击目标是银行账户和信用卡信息。其实不仅网上银行,网上的股票账号、信用卡账号、房屋交易乃至游戏账号等都可能被病毒攻击,甚至网上的虚拟货币也在病毒目标范围之内。比较著名的有“快乐耳朵”、“股票窃密者”等,还有很多不知名,因此是更可怕的病毒。针对网络游戏的计算机病毒在这一点表现更为明显,网络游戏帐号和数以千元甚至万元的虚拟装备莫明其妙地转到了他人手中。

如今,不少银行都提供网上验证或密码钥匙,用户千万不要只图节省费用而冒失去巨大资金风险。买密码钥匙或数字证书是相当必要的。

不行的话找专家问问

祝你好运

十大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使用,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常见的十大病毒有:

1、系统病毒。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这些病毒的一般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如CIH病毒。

2、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比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

等。

3、木马病毒、黑客病毒。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 Hack

。木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系统并隐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则有一个可视的界面,能对用户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木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对出现的,即木马病毒负责侵入用户的电脑,而黑客病毒则会通过该木马病毒来进行控制。现在这两种类型都越来越趋向于整合了。一般的木马如QQ消息尾巴木马

Trojan.QQ3344 ,还有大家可能遇见比较多的针对网络游戏的木马病毒如 Trojan.LMir.PSW.60

。这里补充一点,病毒名中有PSW或者什么PWD之类的一般都表示这个病毒有盗取密码的功能(这些字母一般都为“密码”的英文“password”的缩写)一些黑客程序如:网络枭雄(Hack.Nether.Client)等。

4、脚本病毒。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脚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使用脚本语言编写,通过网页进行的传播的病毒,如红色代码(Script.Redlof)——可不是我们的老大代码兄哦。脚本病毒还会有如下前缀:VBS、JS(表明是何种脚本编写的),如欢乐时光(VBS.Happytime)、十四曰(Js.Fortnight.c.s)等。

5、宏病毒。其实宏病毒是也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单独算成一类。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第二前缀是:Word、Word97、Excel、Excel97(也许还有别的)其中之一。凡是只感染WORD97及以前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97;凡是只感染WORD97以后版本WORD文档的病毒采用Word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Word;凡是只感染EXCEL97及以前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97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97;凡是只感染EXCEL97以后版本EXCEL文档的病毒采用Excel做为第二前缀,格式是:Macro.Excel,依此类推。该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能感染OFFICE系列文档,然后通过OFFICE通用模板进行传播,如:著名的美丽莎(Macro.Melissa)。

6、后门病毒。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过网络传播,给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如54很多朋友遇到过的IRC后门Backdoor.IRCBot

7、病毒种植程序病毒。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运行时会从体内释放出一个或几个新的病毒到系统目录下,由释放出来的新病毒产生破坏。如:冰河播种者(Dropper.BingHe2.2C)、MSN射手(Dropper.Worm.Smibag)等。

8、破坏性程序病毒。破坏性程序病毒的前缀是:Harm。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便会直接对用户计算机产生破坏。如:格式化C盘(Harm.formatC.f)、杀手命令(Harm.Command.Killer)等。

9、玩笑病毒。玩笑病毒的前缀是:Joke。也称恶作剧病毒。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会做出各种破坏操作来吓唬用户,其实病毒并没有对用户电脑进行任何破坏。如:女鬼(Joke.Girlghost)病毒。

10、捆绑机病毒。捆绑机病毒的前缀是:Binder。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病毒作者会使用特定的捆绑程序将病毒与一些应用程序如QQ、IE捆绑起来,表面上看是一个正常的文件,当用户运行这些捆绑病毒时,会表面上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然后隐藏运行捆绑在一起的病毒,从而给用户造成危害。如:捆绑QQ(Binder.QQPass.QQBin)、系统杀手(Binder.killsys)等。

  • 评论列表:
  •  忿咬喵叽
     发布于 2023-01-13 06:58:41  回复该评论
  • 所利用的技术手段都是用户甚至杀毒软件无法截获的。病毒一旦在用户电脑内成功运行后,会自动下载自己的最新版本以及大量的其他一些木马到本地运行,盗取用户虚拟资产和其他机密信息;同时该病毒会感染用户机器上的e
  •  弦久朮生
     发布于 2023-01-13 06:30:11  回复该评论
  • 频等资源捆绑在一起,甚至还和大型游戏的安装文件捆绑,通过BT下载进行传播。 360安全卫士全年累计查杀量:100160913 四、文件夹模仿者 类型:U盘木马 危害:这是一类通过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的木马程序,通常是由木马下载器创建的用于传播木马的功能组件,在打印店等频繁使用U盘
  •  掩吻里予
     发布于 2023-01-13 12:34:42  回复该评论
  • 用率的减少,感染DO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病毒也将退出历史舞台;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率的增加,针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病毒将成为主流。 五、计算机病毒技术与黑客技术将日益融合 因为它们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破坏。严格来说,木马和后门程序并不是计算机病毒,因为它们不能自我复
  •  辞眸辄乜
     发布于 2023-01-13 07:23:43  回复该评论
  • 毒感染;3、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如QQ、MSN等)的自带头像等图片或者发送图片文件进行传播。 在被计算机病毒感染的计算机中,你可能只看到一些常见的正常进程如svchost、taskmon等,其实它是计算机病毒进程。今年6月初,一部与哈里.波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