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微信被盗号和熟人借钱转了怎么办
- 2、微信被盗骗了好友的钱怎么处理?
- 3、微信号被盗,以我的名义骗了朋友的钱,该怎么办?
- 4、微信被盗号,朋友的钱被骗了,谁的责任
- 5、我的号被别人盗用了说是骗钱了我该怎么办?
微信被盗号和熟人借钱转了怎么办
报警。
微信被盗借钱的是属于诈骗的行为,微信使用者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由诈骗人员承担责任,被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微信被盗骗了好友的钱怎么处理?
应该选择报警处理,并向朋友解释清楚。关于被骗金额和朋友进行协商,必要时自己先进行垫付,等待盗号者被抓后追回金额。盗号者以你的名义骗朋友的钱,如果金额较大则触犯了“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微信支付平台更新了钱包转账支付延时到账的功能,如果说有延时到账的功能,那么未到帐之前,是不是能进行资金撤回的操作呢?记者马上试验。
打开微信钱包支付管理功能,转账到账时间,付款人可以选择:实时到账、2小时到账或24小时到账,不过,记者注意到,在此页面有两行灰色字显示“转账发起后不支持撤回”的提示。
微信客服
(记者:我想问如果你们不能操作冻结账户,那你们设置这个延时到账有什么用啊?)
女士, 这是银行规定我司 ,第三方的支付平台的话, 必须要设置一个延时到账的功能的, 但是即使是设置也是有提示的 ,这个延时到账是无法撤销(钱转出)的, 需要您谨慎操作的。
腾讯举报受理中心客服
在微信上,如果遇到诈骗的这种情况, 您跟对方有加好友的 ,建议您举报一下对方的微信账号, 在腾讯举报受理中心进行举报, 然后关于资金这一块的话, 这个是需要执法部门介入的。
原来微信支付延时到账的功能,仅单纯拖延到账时间,期间,付款人并不能对其转账操作进行撤销,客服也无法对这笔钱进行冻结处理。必须先到腾讯举报中心进行举报,在没有定性为诈骗结果之前,你转出的钱同样能顺利到达对方的账户。
就像你去报110一样, 他们应该也要立案之类的, 估计都可能没有那么快, 也可能追不回来, 我觉得几率比较小。
市民质疑,延时到账最长时间只有24小时,举报被诈骗后,还需经过采证、举报、等待反馈的时间,这期间内钱早就落入了对方口袋。
腾讯举报受理中心客服
如果确实诈骗了, 会对对方账号进行处理, 比如说像封号之类的这种
腾讯举报受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设置延时到账和举报功能互相配合,对追回损失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不过最终还是需要公安执法部门介入,腾讯公司才能进一步配合操作。
了解到这里,市民们纷纷表示,防患于未然,既然通过网络支付被骗钱后,追回损失的路子那么难走,成功几率也不准确,在发生转账前,还是靠自己层层把关比较靠谱。
微信号被盗,以我的名义骗了朋友的钱,该怎么办?
微信号被盗,然后以你的名义骗了朋友的钱,首先你这个情况嘞,你要去报警 并且向警方说明情况,警方会通过这个调查找出这个犯罪嫌疑人,然后把这个被骗的赃款给你追回来 如果你不去报警的话,那一朋友就会找你麻烦 。
微信被盗号,朋友的钱被骗了,谁的责任
作为微信、QQ账号的所有者,虽说负有管理责任、安全保障责任,但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个普通的网民是很难阻挡黑客对账号密码的窃取的。受骗者作为成年人,不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信息,就进行话费充值,是存在重大过错的。
所以微信、QQ账号的主人在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是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的。在虚拟世界里,如突遇朋友要求转账、充值的信息,请立刻电话联系确认信息的真实性,以免上当受骗。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七条第二款 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我的号被别人盗用了说是骗钱了我该怎么办?
被盗号的骗了钱应当报警处理,由警方来缉拿犯罪分子,追回赃款。再者可以让自己的好友联系微信安全中心举报。
法律分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