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用手机扫了个二维码,会盗取我银行卡里的钱吗?有危险吗?
- 2、用手机扫了个二维码有危险吗
- 3、qq在有木马病毒的电脑用二维码扫描登陆会被盗号吗?
- 4、动态二维码会被盗用吗
- 5、我用我手机扫别人的二维码帮别人发群聊,我的微信钱会不会被别人盗?
- 6、乱扫二维码,支付宝的钱被盗,主要是中了什么
用手机扫了个二维码,会盗取我银行卡里的钱吗?有危险吗?
一般不会,但可能中病毒。
一般来说,扫二维码是不能盗窃我们银行卡的,这点大家可已自检使用。但是,如果扫描到有病毒的二维码,那么对于个人隐私以及已自检是有风险的,所以建议大已自检常生活中要谨慎扫码。
拓展资料:
在二维码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随便扫描二维码导致手机中毒、恶意扣费、钓鱼网站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央视官方微博3月9日发微博“科普二维码中毒原理”,并推荐用户使用腾讯手机管家、快拍二维码等安全扫码。
如何安全扫描二维码?
由于二维码本身并不含有病毒,因此普通用户在扫描二维码之前无法判断该二维码包含的内容是否安全。手机安全专家建议,不要轻易扫描二维码,扫之前一定要了解二维码出处,可减少因扫描二维码导致的手机安全问题。
其次,使用具有安全功能的扫描软件并安装手机安全软件。目前,灵动快拍、我查查都利用腾讯手机管家实现二维码安全扫描功能。通过安全扫描,无论二维码的内容是网址链接、文件还是其他都将通过腾讯手机管家云端安全检测,确保用户扫码安全。
同时,腾讯手机管家还与QQ浏览器、欧朋合作,为手机浏览器提供恶意网址拦截功能,只要用户手机安装了腾讯手机管家,在扫描网址类二维码的时候,在打开网址时会主动对网址进行恶意网址安全检测,有效预防网页挂马和钓鱼网站。
此外,当用户扫描二维码下载一款应用后,在安装的时候会腾讯手机管家会进行安全扫描,确保手机应用中不会含有病毒、木马以及恶意推广已自检。
用手机扫了个二维码有危险吗
不好判断,如果扫描后你的好友收到群发信息,那只是一个广告推广;如果是陌生人的或是不安全的二维码,手机内的相关信息就已经受到威胁,不再安全。
二维码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感知技术和互联网的重要信息入口技术发展迅猛,已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新兴信息产业竞争的重要战略支点。
然而,二维码在快速普及的同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扫描不明来源或含有木马、病毒等安全风险的二维码而遭受经济损失或泄露重要信息的事件时有发生。可以说,二维码已经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网络诈骗、传播不良信息的新工具。
扩展资料
客观来看,二维码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二维码的安全管理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二维码的安全形势之所以会日益严峻,这与背后的安全监管体系、应用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密切相关。
1、二维码的安全监管部门尚不明确,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二维码作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工具,与百姓生活、社会公共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息息相关。但由于我国目前暂无二维码安全监管责任部门,且配套管理政策法律缺失,统一协调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尚未建立起自主安全的监管体系。
2、二维码应用监管薄弱,二维码应用领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由于我国二维码统一注册解析认证机制以及面向二维码生成识读系统和发布平台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因此无法对二维码生成和识读形成系统化监管。与此同时,常用的二维码编码和码制技术及知识产权大多来自国外,技术来源不可控。
所以,不要随意扫描陌生的二维码,从源头杜绝自己的利益被损害才是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天天都扫二维码?那你要小心了!
qq在有木马病毒的电脑用二维码扫描登陆会被盗号吗?
病毒不一定要盗取你的qq密码。
在你登录qq后,可以利用QQ快速登录漏洞,窃取qq skey或clientkey。
利用这盗取的key,可以在别的电脑访问你qq空间、邮箱、群,然后发布垃圾广告,或传播病毒。
其中邮箱可以设置邮件转发,利用邮箱找回你的游戏账户密码,盗取游戏装备。
动态二维码会被盗用吗
不会。
二维码一般不存在什么盗用不盗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短网址指向云端存储的内容。比如用草料做的二维码,通过其活码管理系统,还可以二维码图案不变,内容随时更改。二维码其实就是一串网址,生成发布都很简单。
二维码的制作也是零门槛的,只要下载一个二维码生成软件,放入相关的链接,就可以生成一张二维码图片。因此,一些人将带有病毒程序的网址放进二维码里,如果消费者不小心刷了,就有可能中毒。
我用我手机扫别人的二维码帮别人发群聊,我的微信钱会不会被别人盗?
不会被盗,但是存在一定风险,在外面不要为了贪小便宜而去用手机扫别人的二维码,一旦别人的二维码植入木马病毒植入你的手机,不管微信的钱还是支付宝的钱都有被盗的风险。
乱扫二维码,支付宝的钱被盗,主要是中了什么
乱扫二维码,支付宝的钱被盗,主要是中了木马病毒。如果该二维码本身就是一个木马病毒,只要扫了,木马病毒会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手机系统,搜集个人信息。
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资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切莫轻易去扫。
扩展资料:
维码之所以会发生恶意吸费、诈骗等行为,主要是生成方式简单,内容无人监管,暗藏木马等病毒,消费者防范意识不足。一些消费者出于好奇,看到二维码后,马上拿起手机拍一拍、扫一扫,却忽视了安全问题。
殊不知,一旦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的应用中染有病毒,安装到手机中就会遭遇麻烦;如果扫描的内容是被挂上木马的网址,则有窃取消费者手机通讯录、银行卡号等隐私信息的风险,甚至被乱扣话费、消耗上网流量。
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提示,安装二维码检测工具,保障用码安全;养成良好的二维码使用习惯,不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如果扫码确有必要,则要提前检测;手机二维码在线购物、支付更要谨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支付宝扫码支付安全性遭质疑 警方提醒二维码勿乱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