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刑法非法入侵他人智能手机,恶性删除重要信息,偷看个人隐私犯法吗?
非法入侵他人智能手机,恶性删除重要信息,偷看个人隐私犯法,偷看他人的手机短信及日记等,是侵犯隐私权,算犯法。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法律分析
权利主体对别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每个人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别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受害人可以留下证据去相关部门投诉,根据情节轻重违法者会受到拘留和相应金额的处罚。非法入侵他人智能手机,恶性删除重要信息是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有可能要追究刑事责任。每个公民的隐私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未经别人同意,非法入侵他人智能手机的行为,这是对别人权利的侵害,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侵犯别人隐私的,一般是处拘留并处罚款。隐私权包含的内容有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住址、电话、公民的身体特征、形象,这些未经许可其余人都不能刺探、公开或者传播。还有公民的个人活动,特别是在住宅内的活动,不能受监视,不能被窥视,别人不能摄像、录像,当然法律上监视居住的除外。若偷拍并且将超出公共领域的私人信息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在网络上传播,确实构成了侵犯别人隐私权。所谓隐私,即是指不愿意让人知道、属于个人的生活私密,如两性关系、生育能力等。隐私一旦公开,就会给当事人带来心理压力和苦恼。侵害隐私权等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定位或监听他人手机,会被判刑吗?
作者不懂这方面的科学技术,至于这种行为是否能够实现,我们暂且不谈,只根据法律规定解释这种行为。
一、未经法律许可,定位或监听他人手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行为人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罚款、拘留)和民事责任(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一般情况下不会构成犯罪。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如果利用监听、窃取到的信息从事犯罪活动的,根据性质不同会构成不同罪名。如利用他人隐私进行敲诈勒索的,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定位或者监听他人手机只是为了达到敲诈勒索目的一个手段,只按一罪处罚。
三、从民事上来讲,定位或监听他人手机,属于侵害他人隐私行为,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法院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
监听别人手机犯法?哪里举报
直接打110进行报警就可以了。私自窃听别人信息不一定犯法,窃听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是违法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进行监听等技术侦查手段时,必需是公安机关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案件,以及其他属于严重危害社会安定的犯罪案件。
为了取得一些线索,根据案件侦查的需要,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进行监听、侦听等技术侦查手段。除了公安机关有权进行监听等技术侦查手段以外,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办理的案件立案后,对于属于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确实根据办案取证的需要,也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